央视《朗读者》首期节目播出后,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登上微博热搜。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2007年,许渊冲做完癌症手术后,医生说他最多还能活7年。2014年,在医生宣布的这个“大限”之期,老先生只是笑笑,“我还想再活7年”。
许渊冲
许渊冲在《朗读者》现场。
钱钟书教他英语
杨振宁和他同窗
许渊冲1921年出生在江西南昌,就读于江西第二中学,日本侵华,南昌动荡,江西第二中学南迁至赣江之畔的清江县永泰镇。
许渊冲记得,考大学时的英语作文题目是《团结就是力量》。他用比喻开始,说一支箭容易折断,一束箭就坚不可摧,如果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一心,全民抗战,国家就不会被日本鲸吞蚕食。结果,他的英文得了85分,顺利考取了西南联大外文系。
给许渊冲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时任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主任的朱自清。1938年的大一国文课上,他曾听朱自清讲过《古诗十九首》。他记得朱自清讲《行行重行行》时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两句,是说物尚有情,何况于人,是哀念游子漂泊天涯,也是希望他不忘故乡。
在许渊冲记忆中,钱钟书给他上课时才28岁,戴一副黑色大眼镜,手拿着线装书和洋装书,还常常身穿一套咖啡色西装,有时也会换上一身藏青色礼服。在1939年3月31日给他们上第一课的时候,钱钟书一口牛津英语,要他们学习标准的伦敦语音。
2014年,93岁高龄的许渊冲获得了国际文学翻译领域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成为该奖项自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洲翻译家。许渊冲领奖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作为他的同学和多年好友也到场祝贺。
在西南联大读书时,许渊冲就和杨振宁成了好友。许渊冲回忆,1939年1月4日,大一英文课时,他右边一个同学眉清目秀,脸颊白里透红,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英气,眼睛里闪烁出锋芒。一问姓名,才知道他叫杨振宁,刚16岁,比许渊冲还小一岁。
许渊冲说,大一英文老师叶公超要求很严,考试要求很高,分数给得很紧。一个小时考50个词汇,造五个句子,答五个问题,还要写一篇英文短文。杨振宁考第一,得了80分,他考第二,得了79分。而杨振宁的物理考了100分,微积分99分,是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
为爱情开始翻译
留学归来当教授
徐志摩去世后,林徽因为徐志摩写了一首挽诗《别丢掉》。许渊冲回忆,1939年4月,他把林徽因的《别丢掉》译成英文,那是他翻译的第一首新诗,后来登在了《文学翻译报》上。
在央视《朗读者》现场,许渊冲向主持人董卿以及现场观众回忆了翻译《别丢掉》的缘由,说是喜欢上了女同学林同端。
许渊冲在1940年9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那天上午他在就读的西南联大开座谈会,讨论爱的真谛。
他记得同学林同端在发言时说,“爱情包含占有欲,喜欢不一定要占有”。当天晚上开营火舞会,许渊冲还找林同端跳了方舞和圆舞。
舞会后,月色很亮,林同端和几个女同学到湖滨去玩,许渊冲也跟着去了。许渊冲回忆,雨后小路很滑,他伸手去扶林同端,林同端把手给了他,他们就这样一步步走下山。许渊冲称,真希望这条路永远走不到头,真希望树枝缠住明月,真希望时间永远停在那里,因为这是他最难忘的一夜。
后来,林同端嫁给了杰出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李耀滋。在《朗读者》节目上,许渊冲乐呵呵地说,离别50年后,他获奖的消息见诸报端后,被身在台湾的林同端看到了,给他回了信。许渊冲说,二人回忆往事,想起当年还是很美。中美建交后,林同端从美国回来,还给许渊冲送了一本她翻译的《周恩来诗选》。
1948年6月8日,许渊冲登上了出国留学的邮轮,前往法国巴黎大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大量的法国文学和英国文学。1950年回国后,许渊冲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1958年开始把毛泽东诗词译成英文法文,他是有史以来将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1983年起,许渊冲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1991年退休,退休前出版中英法文著译20部,退休后又出版100多部。
狂而不妄真性情
被评翻译界国宝
许渊冲年轻时因嗓门大被人称作“许大炮”,“我就是说话没顾忌,孙中山不也叫孙大炮吗?”他对这个外号不以为然,“我倒觉得这是提醒我不要乱说话,但敢说话还是好的!”
“他这心直口快,把人都给得罪光了。”许渊冲的夫人照君评价说,“他不要权,一个非常直、非常质朴、非常真情的人……他往往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情绪来了,说的比自己想的还要过分。”
“敢说话”三个字,没给他少惹祸。上世纪50年代的政治运动中,许渊冲在北京两所外国语学院教书。
他当时提了三条意见:一说毛泽东思想是应该发展的;二说斯大林肃反杀害好人太多;三说“共产主义”翻译错了,原文没有“产”字。
幸亏当时的领导认为他说的都是“学术问题”,没有给他戴顶“右派”帽子。但从那以后,许渊冲就再没摆脱过“狂妄自大”、“学霸”诸如此类的评价。
可许渊冲觉得自己狂而不妄。他引用孔子的话来解释,“狂者进取”。他觉得,“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是他的人生信条。这句话写在他书房的卧榻横幅上。
许渊冲对中国文化的自信,绝不亚于对自己的信心。“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独一无二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我们中国文化正在走向复兴,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始终觉得,中国人要有自己的文化脊梁。”他说。
中国译协原副主席李亚舒说,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创新,能够把中国文化内涵翻译出来,特别是体现在诗歌翻译中。“许渊冲是我国的财富,是国宝级的翻译大师。”李亚舒评价。
爱吃汉堡和可乐
10年前战胜癌症
许渊冲与夫人照君。
许渊冲翻译的作品从《诗经》、《楚辞》到《毛泽东诗词》,从《李白诗选》到宋词元曲,再加上《包法利夫人》等文学名著,共有150多部。
70岁从北大退休,他的译作从当时的20本,猛增到现在的150余本。这些各色各样的书,整齐地摆在他屋子里曾花15块钱买的旧书架上。
在夫人照君看来,许渊冲这些年来一直过着西半球的生活。每天要在电脑前工作到深夜两三点。写累了,老爷子就靠在工作室的一条窄窄的长沙发上歇歇。
“我有时候看他晚上睡得这么晚,会去看看他还有出气儿没有,是不是心脏停止跳动了?”照君对这种担心习以为常,“这么大年岁了,这么个工作量,你想想看。”
“先生”是照君常用的对许渊冲的称呼,有时说到兴头上,才忍不住冒出一句“这个傻老头子”。很多时候,在妻子眼里,这个“傻老头儿”就是个“老小孩儿”。每当老先生拗劲儿上来,他老伴也无可奈何。
“他爱吃个方便面!我说这东西不好,他就说‘我就要吃!’”照君模仿起许渊冲的口气道。除此之外,这个生于民国早年的老人,对汉堡包和可乐情有独钟。
在北大畅春园几十平方米的家里,这对夫妻度过了30多个春秋。屋子里装修简单,略有些昏暗,窗台下的墙皮已经开始褪色剥落。两人的结婚照,放在相册首页,结婚照片上,许渊冲风华正茂,照君皓齿明眸。“许先生很爱美的,唯美主义,他的整个的文学,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美。”夫人照君平静地说,“我天生地喜欢美,天生地追求知识,不喜欢当官,所以找到我先生。”
2007年,许渊冲做了癌症手术,肠子被切掉一部分,动完手术后,医生说他最多活7年,2014年“大限”之时,许渊冲只是笑笑,“我还想再活7年”。
来源:金陵晚报 日期:2017年3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