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书名有点空灵,也喜欢译者保留一点神秘感。可惜喜欢的事情未必一定做得到。不过,到底怎么好,归根结底还是读者说了算。一个译者,说到底是为读者——为今天的读者,也为未来的读者——而翻译的。 ”8月16日下午,著名法语翻译家周克希《草色遥看集》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第二活动区如期举行。
周克希
周克希先生是国内翻译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数学出身,竟与法国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弃理从文,走过三十余年翻译之路。从《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小王子》到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周克希先生翻译的一大批法语名著因其译笔准确传神、清新典雅而深入人心。
《草色遥看集》是周克希老师的最新翻译随笔集,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可以视作《译边草》的续篇, 大部分篇幅是讲座发言或采访记录的整理稿,保留了原生态的“现场感”,生动鲜活,娓娓道来。本书分为“我心目中的翻译”、“不老的小王子”、“说不尽的普鲁斯特”、“草色遥看近却无”四部分,漫谈翻译观,品读小王子和普鲁斯特,回溯承教往事,初心匠心,点滴成行。草色遥看,空灵淡然,兼有生命的绿意;近却无的禅味,留待读者琢磨细品。
关于书名的由来,周先生说道:“当年用‘译边草’做书名,其中的草字,既是‘小草’的草,又是‘草稿’的草。‘草色遥看’取自韩愈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纤细的小草破土而出,远远望去,淡淡的嫩绿色映入眼帘。但走近细看,却反而看不到这片绿色了。这句诗写小雨过后的初春景色,写得真好。书名中的‘草色遥看’,正是落脚在‘近却无’这三个字上。我从数学改行搞文学翻译,一晃二十五年过去了(从正式改行算起。在这以前还有将近十年时间,教数学和翻译小说是交叠的),回过头去‘遥看’,似乎草色可爱,译作不少。但走近了看,毕竟都只是些稀疏的小草。葱绿的草色,只是遥看的印象罢了。所以‘近却无’说的是自己的译作。这是对书名的一种解释,也是初始的想法。”
在活动现场,周先生也谈到他的好友、南京大学法语系黄荭教授对书名的看法。黄荭告诉周先生,她看到书名的第一印象是“翻译最好的境界应该就是近却无吧,所有的匠心都举重若轻、不着痕迹”。周先生觉得,黄荭教授把“近却无”理解成匠心不着痕迹,理解成一种境界。这样的解释更为空灵。而她说的这种境界,也正是他所追求的境界。讲座结束后,周先生就文学翻译问题和读者做了深入交流。
《草色遥看集》
一册《草色遥看集》,也是一本“一个人的法语文学翻译史”。下文即摘自《草色遥看集》,题为《文学翻译十二题》,我们也可以从中窥得周克希老师的翻译观。
一、 状态
译者,有点像自导自演的演员。在翻译过程中,他会先后处于三种状态。
一是做前期准备工作(相当于导演做分镜头脚本、演员做案头准备工作)。这时他要读一两遍甚至更多遍原文,仔细查好生词,看明白文章的脉络、句子的结构。若是长篇,看几遍近乎“奢侈”,但较快地(亦即作为读者,而不是译者的那样)读一遍还是必需的。实在太长的作品,如七卷本的《追寻》,至少要对你手头在译的这一卷有所了解,要对你正在译的这一大段细细读上一两遍。倘若看一句译一句,那是无法进入“语境”,难以译出前后呼应的译文来的。查一个词的释义,中文词典若不够用,那就要用原版词典(以期对这个词的含义有一个更准确、更清晰的了解),最后译出的中文,字面上未必是词典上所有的,这很正常。
二是动手翻译(相当于导演导戏、演员演戏)。这时的理想状态是假想自己是作者。译景色,自己眼前仿佛有这景色;译场景,自己仿佛身临其境;译对话,自己仿佛变成这个人物……
三是稍稍“冷却”后细细打磨(相当于导演做最后的剪辑)。要读自己的译文,自己念着不顺口的句子,读者不可能觉得顺口,自己没有感觉的文字,难以让读者有所感觉。
二、 标准
翻译的标准,最有名的提法是“信达雅”。其出处是严复在《天演论》弁例中说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信,忠实;达,流畅。雅,是什么?小说中有粗人、俗人,难道要他们满口雅言吗?显然不是。我想,雅指的是“好的中文”(从法文bon français生剥而来,意即合乎语言规范的、地道的中文)。如果能把粗人、俗人的语言译得声口毕肖,就像是中文好作家写出来似的,那就是“雅”。有位前辈翻译家认为,真正做到“信”了,达、雅自然也就有了。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也能听到直译、意译的说法。这种分类,我觉得界限过于模糊。说直译不好者,把它等同于“硬译”、“死译”。说意译不好者,把它类比于“述其大意而已”。How do you do? 您好。这不像直译吧(连标点都改了),但你能说它是意译吗?(它很准确,把语句包含的全部信息都传达出来,就无所谓“意译”了。)
还有一种从国外引入的“等值翻译”理论。作为翻译理论,“等值”自然有其指导意义。而据我肤浅的理解,这有点类似于“假定作者是中国人,他会怎么想、怎么写”。此语最初是傅雷提出的,我想这是傅先生的经验之谈。
我服膺傅雷的说法。在我的心目中,翻译是个感觉的过程。译者设法把自己感觉得到的文字背后的东西,让读者也感觉到,就是文学翻译的“大意”。
三、 文采
文学翻译的文采,从根本上说,来自对原文透彻的理解。理解透彻了,感觉到位了,才有可能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也才有可能把握原作的节奏。而只有译者把握了原作的节奏,译本说的才是“作者的声音”。
要摆脱一味追求“漂亮”的语言习惯。《译边草》中提到,当年汝龙先生要我“少用四字词组”。他举例说,“烈火熊熊”并不能让读者眼前看到什么。我不解地问,那该怎么说呢。他说,写“一蓬火烧得很旺”就很好。
当然,并不是说译者不必积累词汇、不必熟悉句式。恰恰相反,翻译实践要求译者像海绵一样,大量地吸收各种色彩的中文词汇,精心地储备适用于不同场合的中文句式。这些,都是另外的话题了。
四、 神韵
文学艺术中,到底有没有“神韵”这么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想是有的,它是存在的,是可以用心去感觉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这两字就是最传神之处,这一点我们用心体会,是可以感觉到的。
诗如此,散文、小说也如此。鲁迅称赞水浒中“那雪正下得紧”比“大雪纷飞”“神韵好得远了”。近期电影《命中注定》的插曲是有名的Almost lover。“无缘的爱人”译得传神,尽管它并不那么“如实”(almost这样一个常见的词,字面上的确只是“几乎,可以算是”的意思)。
五、 气质
要能译出神韵,就要善于感觉、善于捕捉文字背后的东西。或者说,译者要有“善感”的气质。这样,他才能和作者“耳鬓厮磨”,同呼吸共感觉。
译者还要“耐静”,耐得住寂寞。好译文,大都是在寂寞的环境中完成的。翻译好比做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老舍说他“有得写,没得写,每天写五百字”,这不正是眼下我们提倡的“工匠”精神吗?写作如此,翻译更其如此。
译者不大可能永远做“本色演员”,他必须学会做“性格演员”。傅雷译巴尔扎克,我们可以感觉到译文中有一种粗犷到近乎粗俗的意味。而他译罗曼·罗兰,给人的感觉是,似乎看得到白皙皮肤下淡淡的蓝色脉管。我相信这是他有意为之的。
六、 语境
语境,或者说语言的环境,指的是一个词或一段话和上下文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剧《唐顿庄园》中,管家对仆人们训话结束时,说Thank you。在这个语境中,译成“散了吧”,显然比译“谢谢”传神得多。
七、 译名
翻译人名、地名,有个原则叫“名从主人”,也就是说,哪国的地方和人,要按该国的读音习惯来译。例如Confucius,不是孔菲修斯,而是“孔子”。法文中,末尾的辅音一般不发音,所以Vincent是“凡桑”(若是英美人,则是“文森特”),《基督山伯爵》中法老号的会计是“当格拉尔”而非“邓格拉斯”。但是,麻烦有时由“一般”而生,上书主角应是“当戴斯”,最后的s要发音。女作家杜拉斯(而非“杜拉”)、作曲家圣桑斯(而非“圣桑”)名字中最后那个s都要发音。若问为什么?法国人会回答C’estcommeça(就是这样的啦)。为难的译者只有一个办法:问可靠的法国人。
大侦探Holmes,按说应是“霍尔姆斯”,但我们都叫他“福尔摩斯”。原因是,另外有个原则叫“约定俗成”。当年林琴南按他的福建口音译了“福尔摩斯”,沿用至今,成了约定俗成的译名。好在能被岁月打磨成“约定俗成”的译名并不很多。此外较常见的,当数圣经人物的译名。
八、 题材
因题材不同(影视,传记,小说等等),“翻译度”往往会有所不同。影视作品的译名要能抓住眼球,这无可厚非。如“魂断蓝桥”(而非“滑铁卢桥”)、“廊桥遗梦”(而非“麦迪森桥”)。再如刘震云新作《我不是潘金莲》,电影海报上英译名是I am not Madame Bovary(我不是包法利夫人)。传记作品,流畅是王道。若原作在掉文,翻译时不妨权衡一下,既不破坏原意,又让中国读者不致一头雾水。至于小说,尤其是经典小说,费的力气恐怕要更大,要力求形神兼备。即便是书名,也应扣得更紧,比如说,电影可以译成“雾都孤儿”,但小说我觉得还是译成“奥利弗·退斯特”更好。
九、 甘苦
翻译中,真可谓甘苦自知。绞尽脑汁是常事,这当然苦,但一旦找到了感觉到位的译文,那种快乐,又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投入的译者“犹如母熊舔仔,慢慢舔出宝宝的模样”,译作就是他的宝宝。
这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点傻。但做译者,也许就要有点傻气。
十、 “定本”
对重译(复译),不能一概而论。粗制滥造的、一窝蜂的重译,固然不可取,但认真的、严肃的、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动手的重译,则是必要的、有价值的。翻译作品,没有定本。
我的译文是七改八改改出来的。不仅交稿前改,有时出书后还改。《小王子》就趁再版的机会修改了好几个地方。有读者发问,已经买了先前的译本,现在又改了,那是再买呀还是不买呀。我深感抱歉。但是,想把自己的译文改得更好些,已然成了一种习惯,改(改习惯)也难了。
十一、 炼词
熟词、小词(代词、介词等)往往难译。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仔细推敲、反复锤炼,方能译妥。这就是翻译中的炼词。例如It is a topic we shall do no justice to in this place,可译成“像这样一个题目,我们是不可能在这里讲得很透彻的。”justice(公平,公正)是个熟词,to do justice to 意为“公平对待,公正处理”,但翻译时,这个词组必须锤炼出新译来。
十二、 起步
不止一次遇到年轻朋友问:“我可以尝试翻译吗?”或者,“学翻译,是不是先要看翻译教程啊?”
我的体会是,兴趣,就是动力。如果你真的有兴趣,你就可以尝试。一开始不妨悄悄地尝试,因为你还不知道能不能译出像样的东西来。在尝试的过程中,你要随时检查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基本语法要会用,工具书要会查,这些都是可以一点一点现学现用的。难以现学现用的,是对母语的熟练掌握。如果写封信(不是微信)都写不通,那恐怕就先得过了这一关。
总之,尝试翻译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一开始,甚至不必去看翻译教程之类的书。我当年如果先看了这些书,很可能就此被吓退,不敢尝试了。当然,有了一些翻译实践后,再去看这类书,是会从中得益的。
我是半路出家的翻译者,我的体会很可能是不足为训的。文学翻译入门易,修行难。我愿和大家共勉。
来源:凤凰文化 日期:2017年8月16日 记者:冯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