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笔经验总结
2018年5月19日,一笔考试前一天。我向北京北四环考点附近的宾馆走去。天开始下起蒙蒙细雨,行人纷纷张开雨伞。我没有打伞,因为要找一栋建筑物。这座高层位于宾馆正对面,是我工作过的某地方国企银行北京分行所在地。建筑顶层装饰着一个我再熟悉不过的标识。这个标志曾经点缀在我的丝巾,以及胸前工牌上。
和它相伴时,我总在质疑这种奔波忙碌到无暇充实心智的生活究竟有多大意义。有人说,已过而立之年再去折腾简直是自寻死路。有人说,不懂坚持,一事无成。可我知道,并不是所有梦想都值得坚持。无谓的坚持可能恰恰反映了一种不愿离开舒适区的懒惰、懦弱、无能。但很多时候,义无反顾迎来的不是掌声喝彩,而是奚落质疑。
五年前的五月,我拿着一张表格式公文,行走于二十多个部门请求主管领导签字盖章,最后走到当地行长面前。她盯住我的眼睛说:“你不要后悔,想回来没有任何可能。”
九年前的五月,母亲在北京诊断出乳腺癌初期。整整九年,死亡阴影压顶,我已从最初的恐惧、惊慌、愤怒,练就同龄人少有的镇定沉静。我知道没有受过死亡威胁的同龄人,一心念的是岁月静好。而我,想要的是一场对抗逆境的战争。
透过雨帘,我向对面望去。惊异地发现,那个标识再也找寻不见。突然想起,《西游记》中的那句话——事以三成。2016年5月,第一次来到这个地点参加一笔考试,惨败而终。第二次故地重游,成绩提高不少,但依然败北。今年是第三次。标识莫名消失可能意味着什么。也许,两个月自律专注的能量悄然挪走了心头那座忧郁犹疑的大山。
2018年3月16日,我推掉所有翻译项目,潜心备考。经过三年高强度职业翻译实践,我非常明白,一笔考题无疑也是一种翻译文本类型。不了解、不把握这个领域的翻译规律,以为自己日常一直在做翻译,不关注考题的特殊规律,就不能做到知己知彼,自然无法把控考试风险。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我再次反省前两次考试失败教训,并写在笔记本上。
第一次惨败教训有:
第一部分翻译题:没有分析考试大纲,想当然以为,要体现翻译水平,就要再现原文风格,导致翻译基调严重偏离阅卷标准。2016年一笔考试英译汉部分,源文内容是亚马逊电纸书,取材于报刊杂志。为了做到自己心目中的报刊文字“流畅可读”,我加了不少连接词,可谓是添枝加叶。汉译英部分,源文内容是中国银行简介。当时看到考题既感欣喜,又感迷茫。欣喜的是,我平常翻译过不少广告文本,深得客户好评,从中体会到翻译市场对广告文本的翻译需求是创译。中规中矩的翻译常被客户斥做中式英语。迷茫的是,如此复制“创译”,阅卷老师怎么看?会眼前一亮,还是认为极端偏离源文?忐忑中,我最终采取了“创译”法,对源文形式做了较大改动。第二部分审校题,第一次见到,完全摸不着头脑,彻底迷茫。因为,待修改的译文如果按日常翻译公司审校标准来看,到处都是翻译腔,可以说是“草木皆兵”。有的是硬伤,比如,billion是十亿,待修改译文是“百亿”,改起来很容易。但有的似乎整个一句话都要改,怎么改?汉译英审校是时政材料,也感觉处处都有错,不知道如何下手。
在这种迷茫、草木皆兵的印象中,2016年7月公布成绩,分数很低,距离合格标准很远,我没有觉得有多意外。虽然惨败,但这次考试明确释放三条信息。 第一,按“创译”标准对待一笔考试英汉互译部分完全行不通;第二,审校题必须找到真题揣摩,看到底修改的是个别词,还是整个一句话?是偏重审校语法错误、词语翻译错误、漏译,还是整个一句的文风修辞?第三,汉译英审校题差不多似乎都是时政材料。而我在三年从业实践中接触比较少,虽然平常一直在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但读得还不够,不够深入,做笔记吸收的办法不太对。
沮丧归沮丧。明确信息后,我第一时间去网上购买了外文出版社的《英语一级翻译口笔译考试大纲》,揣摩考试大纲,了解对翻译速度的要求,视译了英译汉和汉译英样题,并与参考答案对比,了解到第一部分英汉互译与二笔三笔难度一致,评分标准未变。为此,我给自己定下的备考策略是,继续二三笔英译汉备考办法,翻译经济学人,继续译《名利场》,揣摩翻译名家的翻译技巧。汉译英方面,继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并做笔记。审校部分,我分析了样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英译汉审校部分考点有:
1. 80%考察关键词/易错词翻译
2. 10%考察翻译技巧
3. 10%考察有无漏译
汉译英审校部分考点有:
1. 40%考察语法
2. 20%考察易错词使用
3. 20%考察惯用表达
4. 20%考察有无漏译
总之,审校部分要考察的是针对某一个词、某一个短语翻译准确与否、有无漏译,不涉及整段话措辞表达流畅与否。也就是说,考察的是最基本的审校能力,而不是日常翻译工作中大段改译,甚至是重译。
揣摩考试大纲后,我开始动手准备来年五月一笔。但在2016年末,我通过了某出版社试译,开始翻译一本世界史书,英语源文字数约为40万,预计60-70万译文。双方约定工期为7个月。
我知道,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图书翻译有署名权,而且字数多,要求文字美感,也就是说,对翻译速度、质量要求高。完成这次翻译项目后,我的英译汉翻译能力将跃升一个档次。最终,双方签订合同,工期为2017年2月下旬到9月下旬。签订合同后,我的计划是,这7个月210天“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只做两件事——翻译这本书+第二次备考一笔。
连续210天不出游、不休闲是我33岁人生第一次。这本书1000多页,没有PDF文稿,只有一本影印版书。我先考虑过对着书本翻译,但转念一想,这种译法与眼睛盯视电脑屏幕相比,速度肯定上不去。无疑需要先扫描。朋友帮忙联系了一个PDF文档处理工作室,要价3500元。无疑,这部分费用是译者自行承担。于是交给家中小妹,她找到扫描仪,拆开书本,一页页扫描,再传到ABBYY Finereader中编辑,随后再把word文档一章一章地发给我。当然,小妹毕竟不是翻译,文字准确与否还得我最终把关。所以,这210天里,我除了边翻译、边备考外,还要做名副其实的“译前编辑”。我把这部分时间定在了工作效率最低的周六日上午10:30-12:00。因为这个时间段里,我要陪孩子去书法班练习书法。嘈杂的环境中是不可能翻译的。于是,我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巴掌大的桌子上,一边翻看拆掉的书稿,一边看电脑逐字编辑。所幸,扫描质量比较高,但漏掉的也有,段落错位的情况也不少。顿感头大,但也只能一段段、一页页看,要不然后面的翻译工作完全泡汤。
我定下的翻译基调是:第一,采用杜争鸣教授的“借鉴同声传译动态顺译做高效笔译”,70-80%内容用顺译法;第二,揣摩许渊冲先生对董乐山先生所译《第三帝国的兴亡》,做到以读者为中心,历史书翻译要有史笔;第三,做到余光中先生提倡的“白以为常,文以应变”。根据本书源文内容性质,每日翻看《史记》、《资治通鉴》、《天工开物》、《西游记》,并做词汇表达笔记。
备考是在每天完成3500字书稿翻译之后进行。内容还是上面已经定下的各文本翻译。因为书稿已经是英译汉了,省去了英译汉备考过程。
整个翻译过程中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4个月译完初稿,大约每月译英语源文10万字。打算剩下3个月做两遍审校。第一遍,对照源文看译文,就内容准确性再次核实。第二遍,大声读译文,用耳朵听,看是否做到了节奏流畅,也就是看译文符不符合文学翻译对sonority的要求。7月份,孩子放暑假。经不住家人、孩子苦苦哀求,陪孩子去海边玩了三天。背着笔记本电脑来到当地,白天出去,晚上再打开电脑看稿。所以相当于210天翻译时间减去了3天。
距离交稿时间两个月时,兴奋化作了紧张。晚上本来是头一沾到枕头就睡着,现在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入睡后,梦中全是译文,纠结具体词语的译法。休息不好,精力不够,对我来说是另一重挑战。因为爱人常年在非洲工作,婆婆身体不好,没法照顾孩子,做饭刷碗拖地等家务杂事,孩子日常起居、学习监管都在我身上。为了节省时间、保持精力,这二百多天我的活动半径大致是在家周边两公里左右。除去采购日用品、陪孩子上兴趣班、每隔一天在跑步机上慢跑3公里保护颈椎腰椎之外,几乎都坐在办公桌前。隐士般的生活体验让我透视了翻译人生的本质,彻底养成了坐冷板凳潜心沉淀提升的习惯。
备考方面,前四个月翻译劳累之余,我看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杨必先生译《名利场》等,再度熟悉时政材料、翻译技巧。为把握审校题中的语法考察点,我再次翻看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英文版,市面暂无中文版)。这本书我从2014年10月3日开始看,到第二次备考时已经看过一遍,准备看第二遍。除了从中揣摩语法外,我知道,翻译技巧源自英汉双语差异。而英语高度形合,注重语法形式。不掌握英语语法,不仅改不出审校题的错误,也直接决定英译汉的翻译水准。比如:这本语法书对英语抽象名词的解释让我意识到译成汉语时,要多用后饰句,从而成就汉语行云流水的连动式节奏。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阅读,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做成笔记。采用的办法是挑取关键段落做视译,再对照译文。审校部分,我又找到大纲样题,做了两遍,再度揣摩。
不知不觉,又到了2017年考一笔的日子。进入考场前的感受是,英译汉不会有问题,汉译英反应速度上肯定要比英译汉慢一些,审校部分有了大致思路,有了一定把握。走入考场,发现英译汉是学术论文。这种文体必须保持术语一致性。翻译技巧上要注意长难句处理,其他的就用不到太多了。我译得比较顺利,但明显感觉手写很别扭。下笔很容易有“搜狗输入法联想型”错别字。很显然,书稿翻译让我提高了翻译速度,但参加笔试考试必须下“手”,要不然眼睛看纸面源文的速度、手写的速度与大脑处理速度不匹配,而且还有错别字,扣分风险还是不小。汉译英部分考的是制造业中的“溢出效应”。我对这种经济类材料不是太熟悉,感觉有几处没译准,而这几处在带入考场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上查不出来。也就是说,汉译英我准备得还是不全面,只准备了政治材料,没有准备经济材料,导致思维不够敏捷,语感有些跟不上去。做审校部分时,明显感觉眼睛亮了不少,英译汉审校有两三处不是太确定。做到汉译英审校时,时间只剩下大约15分钟。虽然有把握的增加了不少,但速度上还是不太快。没把握的有五六处之多。
走出考场,我的直觉是这次考试要比第一次好很多,但要达到考试线似乎还有几分距离。
2017年7月成绩公布,与我预想一致,成绩53分,离合格线差了7分。但不管怎么样,我离正确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对如何备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只要再坚持一次,肯定没有问题。
虽然再次败北,眼睁睁望着一年匆匆而过,但此时距离交稿只有两个月了。我没有时间感伤、愤怒、沮丧,因为那种不健康的负面情绪只能影响思路。我把马歇尔的一句话打印出来,贴在书桌前。
I cannot afford the luxury of sentiment. Sentiment is for others. I cannot allow myself to get angry, that could be fatal-it is too exhausting. My brain must be kept clear. I cannot afford to appear tired.
交上书稿后不久,很快得到了出版社的好评,他们说这种译文正是他们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文字。随后几个月里,他们又先后给我了两个书稿。考虑到再次备考,我把这两次出版机会推荐给了朋友。他们是我通过第四次翻译资格考试征文活动结识的考生好友,志同道合。在日常翻译生活中,我们互相鼓励打气,为孤独的翻译人生增添了动力和生机。我希望他们也能有自己的译著。
图书翻译告一段落,忙碌的职业译员生活再次拉开序幕。我继续全面接触各种文本——科技、法律、公文、剧本、广告、文化,把握各文本翻译规律,并以开放心态学习翻译技术,掌握了译前译后编辑+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窍门。但有一个问号始终萦绕在脑际:从前两次考试来看,一笔考试有相对固定的文本领域,手写速度要上去,审校分寸要把握好,我该怎样投入时间、精力高效备考,务必此次通过考试?虽然高强度职业翻译实践对我提高翻译能力有决定性作用,但任何一门考试都有规律可循,要通过考试,就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打个比方来说,调理全身状态固然是好,但治好某处炎症必须吃相应的药,而且要达到一定剂量。
权衡对比之后,我下定决心从2018年3月16日开始两个月全身心备考。备考策略如下:
英译汉方面:背扇贝单词中的GRE单词,并针对难译词,查阅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列成表格;每天动笔译《经济学人》或《纽约时报》6段,限时一小时;译杨必《名利场》,揣摩翻译技巧;每天读明清笔记小说,如《警世通言》、《浮生六记》等,读林清玄散文、《长恨歌》等茅盾文学奖小说,并下笔摘抄,起到记忆、练字作用。
汉译英方面:读、背十九大报告双语文本,并下笔翻译,不限时,但必须反复揣摩,避免写错英文单词扣分悲剧;快速视译法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并做笔记;经济方面,从世界银行网站下载单语文本,熟悉制造业、贸易等最新词汇表达。同时,看杨宪益先生译《红楼梦》开阔眼界。
英译汉审校方面:读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柯林斯英语语法大全》,透视英语语言。
汉译英审校方面:读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并下笔做其中的病句修改、课后练习,绝不眼高手低,绝不放过一道。
就这样,结合2017年第二次考后学习成果,到2018年5月18日考前,我复习了两千多个GRE单词,查阅了100多个难译词的词典例句;动笔翻译了40篇《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文章;译了两章《名利场》,并做表格分析;把十九大报告背了三遍,分成虚化表达、实义表达、格言比喻三个领域做笔记,每天下笔译大约100字,再与译文对比,体会差距与错因;看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关键段落,达到一看到原文,就能快速做视译的水平;熟悉了经济贸易金融类词汇表达,思路更敏捷;把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中的病句修改做了两遍,弄清楚了一笔考试审校题的本质——但求acceptable,不求elegant。最重要的是,对材料中正误表达高度敏感,“视觉”更锐利,做到了《中式英语之鉴》中所说的“Sharpen judgment”;阅读《红楼梦》中英文稿5章,开阔了视野,同时加深了对GRE单词的记忆。
(图1:陆谷孙《英汉大词典》重点词汇学习)
(图2: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翻译)
(图3:杨必译《名利场》分析)
(图4:十九大报告学习)
(图5:十九大报告实义表达总结)
(图6:十九大虚化表达总结)
(图7:十九大格言比喻总结)
(图8:经济贸易类材料学习)
(图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
(图10:十九大词汇表达动笔试译)
(图11:《中式英语之鉴》修改病句)
(图12:《红楼梦》翻译学习)
2018年5月20日中午,坐在宾馆,我把随身带来的学习材料整理到行李箱中,向考场走去。找到座位后,把两本字典放在桌子上,回望备考60天、每天学习8小时的时光,心中涌起一湖静水。回味TED演讲嘉宾说的一句话:Trust the process; distance yourself from the outcome.
试卷本发下来了。英译汉是促进出版业多元多样,有几个难词,我已在备考过程中对照《英汉大词典》列入表格中,比如:establishment。汉译英是航空公司简介,有几个词拿不准,但可以查字典解决。英译汉审校10道题中,有几个是单词翻译错误,有几处是短语理解错误。汉译英审校材料依然是时政类,我把它当作劣质版十九大报告翻译。但很明显,此次难度加大。难在哪儿?2016年、2017年都是分成一两句,让考生在分好的小段落里找错。但这一次只有两大段。第一段大约四五句话,让找出两处错误。第二段大约有十句话,要求找出另外八处错误。这就对审校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高度熟悉时政材料,会彻底慌神,最终顾此失彼,白白把错误表达放过,钻到牛角尖里去。什么牛角尖?那就是有的译文表达如果按照“雅”的标准来看,的确是不合格的,但以一笔审校标准来看,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我从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中得到的关于审校分寸的最大收获。这次汉译英审校题中,很明显的错误有:法治(law-based),审校材料是law-basing;信息化(IT application),审校材料是computerization;广泛(extensive),审校材料是varied;有一处漏译,地区间(between regions)。滑溜溜不好确定的是依靠人民,审校材料是by the people,但我认为是relying on the people;稳步走向共同富裕,我改的是make steady progress toward common prosperity,不记得审校材料是什么了。改得肯定没问题,但麻烦在于,如果改了这一处,似乎还有一处也是错的,但题目只要求改出8处。总之,要对时政材料高度熟悉,要不然思维绝对跟不上去。更不用说,考试时间没把握好,审校题根本没时间做,那就完全没有通过的可能了。时间方面,我这一次把握得很好。英译汉1小时,汉译英1小时,英译汉审校30分钟,汉译英审校30分钟,几乎都是按着考题设置要求来做的。
做完整本试卷,我的直觉是:英译汉比2017年学术文体要难,有两三处词语翻译欠妥,有一句话译得不是太流畅;汉译英比2017年简单,有两三处表达不是太准确;英译汉审校10处错误肯定都挑出来了,但有一处改得似乎欠火候;汉译英审校有2处错误挑得不对,剩余8处都挑对了,但有2处改得没把握。虽然我把十九大报告背了三遍,但因为时间短,知识点多,有些表达还是没能想出各种可能的译法,因此在做审校题时,在个别地方再次陷入“草木皆兵”困境。
审校题每道2分。这意味着两处审校题每处必须答对5处以上,才有通过的可能。所以,走出考场,我的预感是,2018年能通过一笔,但分数不高。
7月20日上午10:00,去中国人事网查成绩,显示为61分,预感验证为真。
不过,能通过考试,还是很高兴。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收获。3月16日备考前,我已给自己定好期望值。那就是按照CATTI首位通关者许光亚老师的办法——以学促考。万一不能通过考试,这段难得的充电时光肯定会让我的翻译水平上一大台阶。考试后不久,6月份,我接受某翻译公司的委托,为中国某作家翻译去美国推介图书的作品介绍。翻译难度比较大。半年前,我翻译这种文本时,一般要通过谷歌、语料检索等工作搜索拿捏不准的表达。而这一次,我几乎是在word文档中一气呵成,速度、质量大幅提高。看到译文后,委托翻译方很满意,我对自己也感到惊讶。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
而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三次走入一笔考场,在有些人眼中可能不值得。不就是一张证书吗?还记得2015年7月,我在一次通过三笔、二笔后发了长微博总结经验教训,有人表示怀疑:至于吗,就为了一个CATTI考试,还辞职?
但对于一个少年时就需要自食其力,独自面对贫穷带来的耻辱,在学业职业选择的关键时刻无人指点,只能靠大量阅读、打拼实践完成自我教育的人来说,机会有限,选择不多,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冷静,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去做一个纯简的人。
而且,对于翻译职业,这个以运用文字为生、知识高度密集的职业,西方领导学奠基人Warren Bennis所说“Three years is considered a career.”完全适用。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学问事功,大抵如此。
此外,人工智能时代,要求翻译职业必须全面调动机器翻译+译前译后编辑+计算机辅助翻译。译者必须做好语料库、术语库,训练机器,收割译文。这些工具手段能帮助译者大大提高翻译效率,但也藏着一个大陷阱——过分依赖机器必然导致创造力下降,自身地位岌岌可危。因此,作为从事知识经济的译者既要全速前行,又要适时慢下来,尝一尝庄子所说的“心斋”。而准备考试、参加考试就是这样“一志集虚”的斋戒。
有人说,音乐书法养心。从事翻译职业的人大概都不会反对,翻译也养心。朝夕恪勤,守以敦笃,会涵养《庄子养生主》中描述的闲豫从容——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止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来源: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 作者:田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