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资讯 » 中国故事走出国门 影视佳作海外热播——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成效显著

中国故事走出国门 影视佳作海外热播——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6-01-09      阅读数:1417 次

       精心译制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在东南亚掀起“中国风”,译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地道的中国美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动画片《熊出没》让中国的卡通形象登上了全球知名的迪斯尼儿童频道……

       自2013年中宣部组织实施的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启动以来,遴选资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影视作品并进行多语种翻译向世界推介,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走出国门,一股勃勃涌动的“华流”正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中国故事”在海外收获热烈反响

       今年11月6日,电影《夜莺》由美国AMC院线代理发行,在北美7个城市同时公映,让美国观众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情。此前,作为中法合拍电影,《夜莺》已于2014年5月登陆法国院线,观影人数达到了12万人次,并连续上映了4个月,成为在法国排期最长、放映场次最多的中国影片。目前,该影片版权销售已覆盖北美、法国、英国、德国等世界主流电影市场,取得了市场效益与口碑双丰收。

      “家庭是中国关系的核心,也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共鸣的话题。”影片导演及编剧法国人菲利普·弥勒说,看过这部影片的国外观众,会了解和观察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中国社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毋庸讳言,影视作品是传播文化和价值观、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的绝佳窗口。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大片让世界感受到“美国精神”,风靡一时的韩国电视剧在东亚刮起“韩流”……如今,在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的帮助下,“中国故事”正在突破“语言瓶颈”跨出国门,展现中国当代主流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全世界讲述美丽的“中国梦”。

       自翻译工程实施以来,影视译制工作抓住内容选择、翻译制作、推广播出三个重点环节,探索影视节目本土化译制的多种模式,建立版权方、译制方、推广方商业合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努力打造译制精品。在工程推动下,中国当代优秀影视作品在海外热播形成阵阵“华流”——

依靠“活色生香”的翻译,在国内备受赞誉的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1》播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大部分观众都能“一饱眼福”。该片目前已在印度、比利时、波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主流频道播出。不少外国观众看完节目后专程来到中国,不仅仅为“寻味”画面中那些中华大地上的珍馐美食,更为“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译制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销售至港澳台、韩国、拉美、中东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等6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拉美、韩国等多地播出,韩国更是因为首播热播而进行了二轮播出。在国际纪录片市场上,《舌尖上的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成为一张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动画片《熊出没》销售至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Karusel、土耳其SHOWTV、巴西Globo环球电视台等多国主流频道播出,深受观众青睐;译制版《儿女情更长》等电视剧10月亮相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展,并在国际Viemo视频播放平台中进行宣传推广,获得海外客户的好评……

       全景式展现中国云南纳西族古老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电视剧《木府风云》经过译制,在缅甸国家电视台播出,同时销售至包括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剧总制片人蒋晓荣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木府风云》以中国民族文化为原点,实现了国际化的表达,是国产电视剧走向国际化的一次成功尝试。”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随着《木府风云》在国外热播,该剧体现出的中华文明最优秀的文化主张,即求大同、求和谐也被世界所更深刻了解。

       搭建平台推动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

       上海电影译制厂老艺术家乔榛说,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以开放胸怀翻译了大量海外影视剧,包括《叶塞尼娅》等上一代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当代美国大片更是同步翻译上映。而通过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国优秀的影视作品也终于通过高水平的对外译制实现海外“启航”,这让他倍感欣慰。

       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不但帮助中国影视走向了世界,还搭建起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开展对话交流的各类平台——2015年6月,作为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的重要活动之一,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2015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在上海举行,受到海内外业界专家好评,开启了中外影视译制的国际化专业交流与合作机制。中外影视艺术家和译制专家以多种语言共同发布了《“中外影视译制与传播”国际合作倡议》,为拓宽国际影视产业链条上的制作、翻译、配音、发行、贸易、传播等环节的合作通道奠定了基础,鼓励中外优秀影视作品通过高水平的译制合作得到更广泛传播。

       在工程的“牵线搭桥”下,蒙古电视台向中方列出了希望译制的25部影视作品“心愿单”,巴黎中国电影节创办主席高醇芳将30多部中国最新电影译介传播给法国主流社会。研修班还促成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与约旦中东传媒公司、美国A+E电视网公司就《水脉》《南海一号》等作品译制发行的合作,上海电影集团就《西藏天空》与美方开展译制合作,以及《中外影视译制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项目。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奚美娟表示,这是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标志。

      “当今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共同利益也越来越多,以文化作品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并进行理念和情感的对外表达,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共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负责人说,通过搭建中外影视译制合作的平台,提升中外影视作品跨文化互译的规模与层次,将促使更多优秀的中国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荧屏里的大使”传递“中国梦”

      “一部好的电视剧在民众中产生的作用可能比建一个工程项目更明显、更深刻,也更长远。”我国驻非洲的一位大使如此感叹道。

自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斯瓦希里语版成功登陆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开始,在国内荧屏上活跃着的当代中国青年形象,如今已漂洋过海走进了非洲观众的心中。在当地,很多男青年看到中国女性,甚至会喊出电视剧里女主人公“豆豆”的名字。

      “对于非洲人来说,中国很遥远,可是通过中国影视剧,我们感觉到中国人就在身边,和我们一样,有生活的烦恼,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共同的梦想和追求。我们欢迎这样的故事。”曾引进《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台长姆沙纳说,中国影视作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非洲人民更加全面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家庭和普通中国人,进而理解和支持中国的窗口,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荧屏里的大使”。

       据统计,近年来,中非广播影视节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发展迅速。一大批反映中国现实、平民生活、主流价值的优秀影视节目在非洲热播。

       无独有偶。今年是中越建交65周年,在习近平主席11月到访越南的前两天,越南国家电视台青年频道开始播出来自中国的译制电视剧《北京青年》。50多名越南籍人士参与翻译和配音,包括越南影视明星、主持人、在华留学生等,原汁原味的越南语生动演绎了北京青年漂泊奋斗的经历,俘获了很多越南观众的心。有当地观众在网上留言,说这部中国电视剧非常好看,让自己感同身受。

       如今,译制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和不同国家、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国外观众通过中国的影视剧生动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及当代社会,“中国梦”得到理解、尊重和认同。随着中国影视译制范围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海外已经凝聚起一大批忠实的“华粉”。

专家指出,影视作品通过译制推广,能够产生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有利于切实提高中国文化在国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炼好、讲述好、传播好“中国故事”,将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美丽窗口。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总裁马润生表示,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启动以来,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新局面。一方面影视作品的出口量明显增加,每年向海外出口的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等超过1万小时;另一方面翻译质量也显著提升,翻译语种从以英语为主体扩大到多语种,从在国内翻译到去国外翻译,从字幕翻译到配音翻译等;此外,中国影视作品出口的题材更加广泛,以前主要以古装剧为主,而现在都市剧、纪录片、动画片都广受欢迎,种类更加多样丰富。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剧在包括‘一带一路’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落地开花,以中国影视作品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正在迅速走向世界,日益扩大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马润生说。

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实施两年来成效显著,如春风化雨,消融了“语言壁垒”,打通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诸多环节。一幅幅“中国故事”的美丽画卷,正在世界面前徐徐展开。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5年12月28日 记者:史竞男

       心译翻译工作室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