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雪是个80后,2005年从郑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毕业后,她在国企待过,进过外企,做过培训,自学过会计和工程造价。一路走来,唯独不变的,是她对翻译的热爱。
“七年就是一辈子”
有人说,七年就是一辈子,因为人体细胞会新陈代谢,旧的死去,新的诞生,七年是一个轮回;也就是说,我们每过七年就是另外一个人,意味着新生。
田瑞雪的翻译路也有过这样一个七年。
2007年,田瑞雪毕业已有两年,正在北京的一家外企工作。公司里来了一名新同事,30来岁,是从深圳辞了工作来的。双方慢慢熟悉后,田瑞雪出于好奇,问这个同事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工作。
“她说想考北外的一个翻译证,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还有翻译证书这回事。当时我第一感觉是特别奇怪,因为上大学的时候,我所在的学校也不算太差,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翻译证。”
田瑞雪饶有兴趣地跟这个同事深入聊了后,得知不仅有北外的翻译证书,还有上外的中高级口译证书,以及一个含金量更高的CATTI证书。她便按照同事所说的,去CATTI官网大致了解了一下。
“我发现CATTI考试不限专业,当时就有点动心了,但是也没有特别想着非得要考。到了2008年的时候,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就报考了托业和雅思这两种英语考试。”
8月份成绩陆续出来了,托业考了975分,雅思考了7分。每个考试都只准备了一个月,所以对于这样的成绩,她心里也是比较满意的。在这之后,她便正式开始准备CATTI英语三级笔译考试。买了CATTI官方教材,打开一看,感觉三笔综合能力问题不大,但三笔实务让她有点傻眼了,英译汉要么不认识单词,要么模棱两可;而汉译英更是让她根本摸不着头脑。但她并没有因此灰心,逛网上论坛,查看考试经验贴,可始终找不到可行的方案。她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当中走了很多弯路,慢慢地,形成了如今在她看来视为“过三关”的备考思路。
第一关是单词关。
一开始田瑞雪想着靠看文章、查单词的方式来扩大词汇量,但从2008年到2009年整整一年,她用这种方法没少费力气,发现自己进步很小。
“后来,我通过别的渠道,得知CATTI词汇尤其是二级词汇大部分相当于GRE单词,我就圈定了范围,专门买来新东方乱序的GRE单词书来背。”
几番试探后,她觉得在记忆GRE词汇方面,原样照新东方单词书来背并不适合考CATTI笔译。于是,她又想到另一个办法,就是用记号笔在牛津高阶词典(第七版)上标出GRE词汇,直接抛开新东方的书来背牛津词典。
“最开始特别痛苦,觉得好像记不住。但大约过了一个月之后,就开始感觉已经记得很多了,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的6、7月份,我几乎全都背完了。记得最开始为了省钱,买的是牛津微缩版词典,上面画得密密麻麻的。有一次我妈看到了,就开始哭,说没想到我这么苦。”
第二关是语法关。
背完牛津高阶词典,她说再来看《经济学人》这样的杂志就几乎都没有任何障碍了,觉得很有成就感。
“接着我就开始尝试了,拿出CATTI教材里的三段开始在那儿翻,还是觉得不顺手,很困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翻不太好。”
没别的办法,解决方案全靠自己寻找。她先后又看了很多关于翻译的书,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外研社出版的MTI丛书等等。但总还是感觉比较偏理论,从这些书中得到的启示,顶多是一种方法论层面的,当时的心里总还是有一种窗户纸没有捅破的感觉,但是看的多了,也无形中从量变产生了质变。
“我渐渐意识到,重视英语语法看似老生常谈,其实回头来看,以往在学校学的英语语法很多都是为应付考试的皮毛。除了词汇关,我还需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英语语法。”
她便开始在网上搜索,看到一个大咖推荐了一本语法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语语法大全》。于是就买来看,她觉得非常好,一下子看了三遍之后,感觉能把之前所有英语相关的语法点都结合起来了。这个时候,再来动笔翻译,就发现有些感觉了。
第三关是中文关。
“对于中文的提升,其实当时并没有刻意去做,而是出于我生活中一个实际的需要。”
2009年,田瑞雪的孩子出生之前,母亲被诊断出乳腺癌,那时候对她打击很大。全家人经历了怀疑、震惊、恐惧、忐忑、焦虑、无奈、绝望,可谓五味杂陈。为了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母亲诊断结果确定之后,就开始实施了治疗方案。面临高额的医药费,一剂进口化疗针动不动就上万,亲眼看到母亲受到如此大的病痛折磨,田瑞雪的心里感觉特别痛苦。在临产前,自己因为情绪波动很大,差点发生胎死腹中的悲剧。她渐渐几乎不跟朋友联系了,不去跟朋友倾心交谈家里的事儿,也根本不敢跟家人倾诉,甚至连自己的老公也没多少交流,只能假装自己特别坚强。就这样越不谈心里就越郁闷。
“如果说以前那种世界,自己好像自己是一只虫子,钻到水蜜桃里去吃,会觉得很甜,那么这个时候,我感觉一切都是苦涩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排解,虽然当时就才25岁,但突然感觉自己一下走入了中年似的。”
“这种心路历程只有一个人去闯,因为任何安慰性的语言都是空洞、苍白、无力的。经历过生死这一关之后,感觉整个人的人生观已经发生变化,感觉很孤独。”
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大量阅读。其中有两本当时对她影响最大的畅销书,一本是《吸引力法则》,一本是《秘密》。这两本书的核心原则都是说,只要你有积极的心态,想去吸引某个意念,那么这个意念就会向你走来。这可能听起来很不切实际,但是对于当时的田瑞雪这样一个近乎绝望的人来说,感觉真的像是找到了某种信仰。
“这本《吸引力法则》上说,列出未来几年内你想实现的十件事。我当时写的其中一件,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英译者。我觉得现在几乎可以算是实现了。自己回头来看,正是从2009年到2012年这三年看了很多的书,才让自己解开了内心中的很多结。”
就这样,田瑞雪以平均一个星期一本书的节奏,畅销书,经典书,各种书全部都看。她不特意去挑选,有时候看到一本好书后面有推荐书目,就照单买来看;还有的是要好的同学、朋友给她推荐的。从2009年到2012年这三年时间里,她阅读了大量的书,慢慢驱散了母亲病情带给她对生命意义的迷惘。她渐渐开始正视过往的自卑和脆弱,将自己从别人的目光中、从自己不切实际的期许中松绑了。
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情况,大量阅读让她的中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
“感觉自己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
到了2012年这个时间节点,她再开始去下笔翻译时,发现顺畅了很多。中文表达水平的提高让她的翻译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她后来反思,认为大量阅读确实很关键,因为翻译本身就是双语的转化,英语的理解能力达到了,能进去了,但中文必须得好才能出得来。这个过程对她来说就好比愚昧已久后的一次顿悟。此后,她又发现古汉语对翻译很有帮助,便开始重拾古文经典。《论语》、《中庸》、《孟子》、《大学》、《荀子》、《周易》、《孙子兵法》、《庄子》、《三国演义》、《红楼梦》、《陶庵梦忆》、《震川先生集》、《浮生六记》、《小窗幽记》等等,田瑞雪说起这些书可谓是如数家珍。
“我是2013年开始读古文的,当时我买了中华书局出的一套丛书,记得是橙色封皮的,中途搬了很多次家也一直带着。还有的其他比如明清笔记文学之类的,都是在网上买的电子版,放在kindle里,平常一直在看。”
她饶有兴致地对笔者说,古文对她的翻译影响特别大,因为有些看似很直白、但含有深意的话,需要把那种深意给译出来,这时候用古文的句法结构就能很好地译出来。
“现在来看,读书带来的意外其实也是一种必然,是我备考CATTI收获的成长。而且我自己感觉,做翻译首先自己的母语水平一定得高,这其实就是做翻译的天赋。”
2014年11月,田瑞雪第一次报考CATTI英语三级笔译考试,当时她住在家乡内蒙古赤峰,但却选择了北京的考场。
“ 我给自己启动了一个隐喻,因为第一次听到CATTI考试就是在北京,所以我还要到北京去考。而且我还为自己挑选了北京朝阳区的考场,‘朝阳’也有个好的寓意。”
她说这话时笑了,眼神里带着一丝的坚定。
后来成绩出来了,初次临考,大获全胜!综合能力90分,笔译实务75分。
从2007年11月知道CATTI这个考试,到2014年11月第一次参加CATTI英语三级笔译考试一次性高分通过,刚好是七年。这七年是她扎扎实实奋斗的七年,磨折的七年,追求的七年。七年来的热血、眼泪、辛劳和汗水对她来说是一种值得回味的成就。她走过了很多弯路,悟出了些许译道,体悟了求学问的卑微,不仅是一场添艺增智的旅程,更是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的征程。
“我就觉得这一步步走来,一步步摸索着,然后突然有一天,好像大风一下子把所有的迷雾给吹散了似的。”
翻译的初心
当被问及走上翻译这条路的初心时,田瑞雪说她心里其实一直有一个心结,这个心结来自她的父亲。
2015年8月,田瑞雪还清晰地记得,弟弟刚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几天后不久,父亲突然失去了方向感,在屋里找不到卫生间。后来一诊断,医生说得了老年痴呆症。渐渐地,父亲不太认得身边的人了,后来进一步发展为语言能力的丧失,很少能说出长句的话来,最后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了。
“我妈刚刚好了一些,爸又得了这个病,真是让我体会到了《红楼梦》里所说的‘悲喜相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学辍学的父亲没有条件读书。放羊时,从收音机的广播电台里偶然听到了《跟我学英语》节目,萌生了学英语当老师的想法。他托一个城里的朋友帮他买来配套教材,拿到书后,就开始自学英语。他边听广播,边看配套教材,不懂的地方就直接给电台写信。在自学英语的过程中,他还要到处干各种重活,挣钱养家糊口,吃了不少苦。
“他整整自学了四、五年的英语,后来到学校去试讲,因为基本功很扎实,一下子就成功了!就当上了英语老师。”
现在田父病了,很多学生来看望他,都以恩师敬称,说田老师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一切让田瑞雪懂得了“Life humbles man(生活使人谦卑)”,一个初心悄然在她心中落定。她觉得,父亲那个年代没有条件,那么苦,而现在是新时代,学习条件这么好,应该倍加珍惜,要继承父亲的心愿,把英语和翻译学好,达到一定的水平,去向全世界讲述父亲的故事。
“我不想让故事被遗忘,有一天我要走到TED演讲舞台,把我爸的故事讲出来!”
笔者问她,“如果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心结,这之后你想干些什么呢?”
“没有想过。我觉得如果到那一天,心结真的打开了,已经走到那个地步了,我的世界肯定就更广阔了,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榜样的力量
初心的力量是强大的。尽管经历家庭种种变故,田瑞雪没有丝毫放松对英语翻译的精进。2014年下半年考过了CATTI英语三级笔译考试之后,她继续过关斩将。2015上半年通过了英语二级笔译考试,综合79分,实务72分。接着,经过三年高强度翻译学习和职业翻译实践,2018年上半年她又通过了英语一级笔译考试。
一路走来,田瑞雪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翻译新手慢慢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不仅如此,她还在翻译这条路上渐渐影响了很多人。
2015年7月,她查到英语二笔成绩后,当晚就在个人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长文《三笔实务75、二笔实务72一次通过》,记述了自己与CATTI结缘,独自摸索,艰难把握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平衡,竹杖芒鞋行走七年的故事。
“我知道因为工作家庭所累,坐冷板凳学习的滋味;也理解不是科班出身,平地起高楼的艰辛;更懂得自强不息要修持的成熟与谦卑。”
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知道、理解和懂得,博文一经发出,得到网友们的热烈回应。很多人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详细、最实用的备考指南,更是驱散黑暗、重见希望的一盏明灯。田瑞雪也感觉不再孤单,带着发现旅伴的喜悦和振奋,坚定前行。
通过微博、微信、电话交流,她了解到,他们中很多人和她一样,对语言学习情有独钟,希望打造复合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但并不知道怎么学才能打牢基本功。甚至还有一种迷思,认为毕业多年,年龄渐长,记忆力、学习能力会不会退化。而看到她分享的文章后,很多人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且有了自信和底气,去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很多网友跟帖留言说:
“你让我看到原来真的有为梦想努力坚持的人,而且这么真实,打心眼里钦佩。”
“您对我学习帮助太大了,再怎么说感激的话也不为过,因为从现在起,我才感觉自己真正进入了学习状态。”
“真不好意思说我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你的意志力和努力让人敬佩,我要以你为榜样!”
“我看到了苦难生活中的坚持,向你学习。”
……
2017年,田瑞雪参加第四届CATTI征文活动,以《自胜者强自强者胜——翻译资格考试七年行有感》获得一等奖,颁奖会议现场,她的主题发言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2018年8月通过CATTI英语一笔考试后,她又以《十年一觉翻译梦》一文,详细讲述了备考一笔考试的方法,以及翻译职场、翻译生活的点点滴滴。文章发出后,得到不少转发,受到大学老师、翻译从业者等一笔备考人群的欢迎。
从20来岁的学生到40多岁的考友,从非翻译专业考生到MTI翻译硕士,受她的影响、启发和激励,重拾翻译的、成功通过CATTI考试的、考上名校MTI研究生的、走上职业翻译道路的,都不在少数。还有很多MTI高校老师主动邀请她去给在校学生分享翻译历程和备考方法。
“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因为我觉得能给予,一定要给予,就是给别人温暖。”
“翻译是良心活”
在翻译职场中,田瑞雪也走得稳稳当当,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通过CATTI英语二笔考试后,她参加一家翻译公司的试译,成为一名专职译员。通过CATTI英语一笔考试后,她成为了一名自由译者。
“翻译市场中,挑战有多大,成长就有多快”。
从2015年8月至今,她累计翻译了300余万字,为世界500强公司、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智库等提供各种语言翻译服务,内容从最简单的证明材料、商务信函、产品说明,到合同文书、公司机构宣传等中等难度、专业级翻译项目,再到纪录片、宣传片、智库思想产品、国际论坛演讲稿、画家作品海外展览、地方政府形象全球推介等出版级精品项目,赢得了委托翻译方的信任与长期合作。此外,她还有署名译著,包括《英语世界》-文苑《我坚信》(2016年10月期,节选)、伯特兰·罗素的《中国问题》一书(已出版)、《人类共同体史》一书(待出版)。
“翻译是良心活,我觉得做任何一个翻译任务,一定要把它做到极致。目前来说,我在努力提高,我水平越做越高,市场也需要我,别人又很信任我,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从事职业翻译四年来,她几乎处于无空档工作状态,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翻译实战经验,翻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与从业之初相比,视不同性质翻译项目而言,单位译费收入增长了3至10倍,而与上一份工作相比,她的年收入增长了5倍。
“这种无论是能力上的提升还是收入上的提高,都让我看明白,If a job is worth doing, it is worth doing well(如果一件事值得去做,那就值得把它做好);也让我看清楚,CATTI证书对职场人士把握知识经济风向、顺利实现职业转型的重要价值。”
翻译一直在路上
现在田瑞雪是一名自由译者。一般每天在4:00到4:30起床,4:30到6:50之间工作。孩子上学的时候,6:50做饭,吃完饭,送孩子到学校,8:00多回到家里继续工作。中间跑步近40分钟,保护颈椎、腰椎,同时保证精力。中午午睡20到30分钟。下午接着工作,16:30去接孩子;到家之后,辅导孩子做作业。期间她还在学习,因为这个时候一天的翻译任务基本完成得差不多了,她会继续充电,一般就是看书和听东西。晚上9:30洗漱,10:00睡觉。
每天如此。
翻译劳作之余,整理“经典”双语阅读材料是田瑞雪的一大乐趣。目前她动手做了三种整理,杨宪益先生译的《儒林外史》、杨宪益先生和霍克斯先生译的《红楼梦》、时政材料领导人讲话致辞。她整理电子文档后,再打印装订成册,两天读一页;并查证词汇表达,制成专门词典。
日常翻译实践中,田瑞雪发现有一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客户要求多用口语化表达,让译文明白晓畅。为此,她每天听NPR TED Radio Hour,打印录音文本,在做饭、散步等碎片时间反复聆听、记忆。
精读之外,田瑞雪还挑选英美国家畅销书作为略读材料。每一学习档期内包含一到两种外国人讲述的中国故事,揣摩如何用西方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做好汉译英。
在很多人眼里,田瑞雪的日常生活似乎过于单调无聊,但对她本人来说,却是一种习惯,一种简单,一种幸福。
“我觉得这要看自己怎么去提取意义了。你自己觉得它有意义,那就有意义,你觉得它没有意义,那就没意义。其实,如果你自己真正能够投入到专注的事情上,什么事情都是能做得成的,关键是你怎么看。”
在她的个人微博上,她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每天凌晨即起是一种深刻的幸福。看天空一点点擦亮,透出金光,泼洒山黛黑、鱼肚白、金橘橙,最后铺满蔚蓝。心里想着,我战胜了黑暗,战胜了自己。”
田瑞雪始终以她的恒心和决心,坚守着自己的翻译初心。对她来说,翻译一直在路上……
来源:译路通 日期:2019年10月21日 作者: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考务一处副主任 王化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