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翻译园地 » 中国传统戏曲的隐喻翻译

中国传统戏曲的隐喻翻译

发布日期:2020-04-28      阅读数:1450 次

昆曲又称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种类之一,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昆曲艺术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昆曲《牡丹亭》在其面世的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不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更是早在17世纪就出现译文,开启了其对外传播之旅。昆曲剧本的翻译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其语言的韵律严格、典故繁多、修辞手法运用频繁等原因,全译本并不多见。在这些译本中,西方翻译家和中国翻译家的作品风格迥异,特别是在对原文一些修辞手法的翻译处理上差别很大。许渊冲与许明合译的Dream in Peony Pavilion是《牡丹亭》的第四个英文译本,其翻译手法细腻,译文极大程度上呈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结合。

隐喻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中被视为一种修辞方法。翻译活动涉及译者把以原文作者体验为基础的原文转换成另外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受译者自身体验经验影响的思维过程。国外学者提出的多空间映射模型不仅可以更加立体地解释隐喻,也能够让人们从认知的角度理解翻译活动。翻译过程中的原文及其所植根的语言文化认知和译文及其语言文化认知,可以分别对应输入空间一和输入空间二。它们共同向第三空间也就是混合空间进行映射,并在拥有人类共同文化认知特征的属类空间的限定下,通过整合、扩展、完善等方式,创造形成最终的译文。这种对翻译活动的解读超越了原有两个民族语言间相互转化的二维空间,更加全面且立体地呈现了翻译这一多因素融合的思维活动。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框架,我们对许译本《牡丹亭》中的动物意象、植物意象和传统典故的隐喻翻译进行了分析。在此框架下,源语中文和译语英文分别从属于输入空间一和输入空间二,剧本原作者汤显祖和译者许渊冲、许明的文化认知图式共同构成了制约原本和译本的类属空间,而通过源语空间和译语空间共同投射并在此基础上加工创造形成的译本空间即为整合空间。

中文和英文文化语境中对于动物意象的认知存在着诸多差异,特别是“龙”“凤”“麒麟”等一系列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传说中的非现实动物的意象,对于英语读者来说要理解其隐喻的意象着实困难。许译本中把“祖龙飞、鹿走中原”译为“The Emperor of Dragon died/Deer chasers ran on Central Plain so wide”。“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动物,其喻指内容无法在译文的文化语境中找到对应的表述。因此两个输入空间不能进行直接投射,而需要把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共同投射至第三空间,在原作者和译者主观认知框架的引导下,进行概念的整合和文字的再创造。把“祖龙”译为“The Emperor of Dragon”,既保留了原文中“龙”这一动物意象,又用“emperor”补偿了其隐喻的“帝王”这一意象,使得英文读者在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的同时又能够及时迅速理解其寓意。而“鹿”这一动物意象却采取了直译为“deer”。这说明译者通过原文和译文认知空间的投射,找到了这一动物意象的对等物,并通过结合认知文化语境判断出这样的直译法能够有效地传递原文作者的信息和意图。

植物的许多特征和现象如发芽、开花、结果等,都容易与人或者动物的某些特征产生基于相似性的联想。而由于某些植物生长区域的特殊性和其所处文化语境的差异性,不同语言使用者对于语言中植物意象隐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许译本中“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的译文为“Like willow down, how dare I to compare/With your students as peach blossoms as fair”。“柳”和“桃”是中西方都存在的两种植物,但其所涉及中文典故中的隐喻意义却不见得为英文读者所熟知。译本中充分考虑到了对这两种植物的外在认知的相似性和内在联想的差异性。在此框架下整合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空间内的文化语境知识,在此整合空间内创造出了既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植物意象又准确传递其隐含意义的译文。即使用“willow”和“peach”对应原文的“柳”和“桃”,并用“down”补充原文中没有明示的柳树的姿态和“blossom”补充桃树花开繁盛的意象,准确而自然地传递了原作者使用的这两个植物意象的隐喻含义。

《牡丹亭》有大量传统文化典故运用,且其表述大多都是极为精炼的词或短语,对于当代中国读者理解都是很大的考验,更不用说生长在完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英文读者了。“正待送那书生出门,忽值母亲到来,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的译文为“I was about to see him off when mother came and woke me up from my sweet dream”。此处“南柯一梦”的典故如直译成英文,读者一定会对“南柯”这一名词的出现产生疑惑,或将其与《牡丹亭》中的人名或者地名产生混淆。如果在译文中用文字的解释来补偿“南柯一梦”的完整信息,又未免太过耗费篇章,且影响唱词整体的结构和韵律。因此,译本中对此句的翻译整合了原文中的典故信息和英语文化语境知识,使用“woke me up from my sweet dream”来表达“南柯一梦”所隐喻的美梦惊醒之意,既传意准确又不影响唱词整体节奏。这种舍弃原文具体意象而重新整合概念创作译文的方法,也是该译本中对中文文化典故翻译的常用方法。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海外传播离不开优秀的剧本翻译。只有形神兼备且在源语言与目标语之间进行有效转换的译文,才能使得海外读者和观众真切感受到原作的思想和语言魅力,使得中国戏曲文化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散发出其在本土文化中绽放的光芒。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戏曲译本进行分析,可以为戏曲翻译研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视角。


(本文系2018年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英语母语者与二语习得者代词回指加工模式的眼动研究”(SC18WY002)、2018年四川省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项目“英语中歧义现象消解的眼动模式及认知机制研究”(SCXL-1820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唐慧君(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日期:2020年4月27日

心译翻译工作室

英语翻译



»郑重声明:本网站文章均来源于原创和网络转载,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版权归心译翻译工作室和文章所有人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转载必须保留此段声明,并给出文章链接,否则我们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浏览首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公司